2018湖北兩會



圖為:武漢市洪山區行政審批局政務大廳,工作人員審核送審材料。行政審批往往需要現場勘查,該局創新運用網絡直播方式,可同時勘查 60個現場,大幅提高審批效率。2017年6月,該局公佈“網上辦、馬上辦、一次辦”事項清單。(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田悅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進 鄧偉 王際凱

一起讀報告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到2022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5萬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8.5萬元。

未來五年,湖北的發展藍圖已經繪就,目標鼓舞人心,任務也更加艱巨。

新時代實現新作為,對政府治理能力提出瞭更高要求。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打鐵必須自身硬。要按照“五個過硬”要求,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全面提升政府治理現代化水平。“堅持依法行政,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府服務質效”“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打造擔當政府”,1月26日,代表委員紛紛就“如何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提出真知灼見。

深化“放管服”,讓群眾更有獲得感

“一般事項辦理由原來的20個工作日壓縮至14個工作日,部分事項從原來的10天壓縮為1天至2天,政務服務提速50%以上。”在與普通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社保領域,省政協委員、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曾向陽給出瞭這樣一組數據,顯示瞭近年來“放管服”改革的成效。

曾向陽介紹,省人社系統將審批權下放,實行服務窗口首席代表制度,授予首席代表審批決定權、審核上報權、組織協調權和印章使用權,部分審批服務事項在服務窗口可以即時、限時辦結,大幅縮短瞭審批時間。

“在新的一年,將建立‘群眾訴求反饋響應’機制,適時組織召開座談會、發放調查問卷、拜訪辦事群眾,主動瞭解群眾的需求和期盼。”曾向陽說,省人社部門落實好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將以主動尋求監管的方式,實現更加優質的“服”,讓群眾有更大獲得感。

全省各地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探索有聲有色。省人大代表、武穴市市長李新橋說,進一步簡政放權,換來的是市場活力的不斷積聚,企業負擔的持續下降。2017年,該市下放行政審批事項36項,審批時限壓縮50%,累計減免企業稅費和降低企業成本達9000萬元。

“‘放管服’改革帶來的是雙贏,不僅讓群眾省時省力,也大大提高瞭政府管理效率。”省政協委員、鄂州市規劃局局長李全表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省政務服務“一張網”今年實現省市縣三級聯通,明年基本實現省市縣鄉村五級聯動,這對於經濟社會發展將帶來極大利好。

練就寬肩膀,提升真本領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各級黨員幹部要“樹立正確政績觀,牢記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讓人民滿意,練就寬肩膀,提升真本領,爭當主攻手,畫好工筆畫。”這段話讓不少參會的縣(市區)長印象深刻,深受激勵。

“擔當為民,就是要想盡一切辦法,為老百姓著想,為群眾造福!”省人大代表、宣恩縣縣長習覃,對發生在去年秋天的一幕至今記憶猶新。

宣恩縣是地質災害多發地區。去年秋汛期間,在一個高山鄉鎮的貧困村,一場大雨導致山體出現嚴重險情,鎮村幹部、駐村工作隊員全都進村,幫助村民緊急轉移。隻剩下一戶傢裡有一個癌癥晚期患者,已到瞭彌留之際,按照當地的風俗,人如果要“走”,也要從傢裡“走”。眼看險情步步逼近,這戶人傢就是不願意搬。無奈之下,鎮委書記、鎮長冒著生命危險,在他傢一直陪著,最終感動瞭對方,同意把病人轉移出來。此時已是次日凌晨3點。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基層幹部身處黨和政府工作第一線,扮演著國傢政策具體執行者的角色。習覃說:“擔當,就是要敢作敢為。群眾需要什麼,期盼什麼,基層幹部最清楚。有時候,群眾的需求和期盼沒有具體政策支撐,而問題又擺在那裡,怎麼辦?基層幹部就要為民擔當,從實際片狀成型機出發把相關政策最大程度地利用好,解決老百姓最期盼解決的問題。”

“要發揚‘工匠+猛將’精神,堅定不移打造擔當政府。”省人大代表、枝江市市長丁慶榮說,實現高質量發展,對幹部能力素質、工作作風提出瞭更嚴更高的要求。既要當“工匠”,精益求精、嚴謹細致,又要當“猛將”,敢闖敢拼、勇於擔當。要為這樣的幹部積極創造機會、提供更大舞臺,旗幟鮮明地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

省人大代表、襄陽市樊城區區長柴普軍表示,崇尚實幹、為民辦實事、勇於擔責敢碰硬、矛盾面前不躲閃、挑戰面前不畏懼、困難面前不畏縮,是基層幹部的基本素養。要以更踏實的態度、更嚴格的標準、更精細的方法對待每一項工作,確保上級各項決策部署真正落實好。

高湯塊成型機 依法行政,確保權力在法治軌道上運行

“堅持依法行政,才能既幹成事,又不出事。”列席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的鄂州市鄂城區區長董國平深有感觸地說。

拆遷,被稱作“天下第一難”。但在湖北國際物流核心樞紐項目中,鄂城區半年內拆遷安置5418戶、約2萬村民,實現“零非訪”“零事故”“零違紀”。

這是怎麼攪拌機推薦做到的?

董國平介紹,他們堅持依法、陽光、和諧拆遷,嚴格依法依規辦事,一把尺子量到底,一個政策執行到底,絕不讓老實人吃虧,不讓扯皮者得利;全程信息公開,讓拆遷在陽光下運行,讓謠言止於公開;聘請律師、人民調解員駐村工作,和鎮村幹部一道,加強普法宣傳、化解矛盾糾紛,將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這次拆遷讓我們更加體會到建設法治政府的重要性。”董國平表示,面對工作中的復雜矛盾問題,堅持嚴格依法用權、依規履職、依章辦事,才能讓工作推得開、穩得住。同時,還要完善依法科學民主決策機制,決不能“拍腦袋決策、拍胸脯表態、拍屁股走人,最後留下一地雞毛。”“聘請法律顧問,讓基層幹部做事更有底氣。”省人大代表、恩施市芭蕉侗族鄉黨委書記龍慧說,恩施大力推行律師進村,律師為村裡的依法行政提供法律支持,老百姓有法律需求也可以找律師,“老百姓的法律意識越來越強,這也促使基層幹部不斷提升自身法治素養,增強依法行政意識。”

省政協委員、湖北松之盛律師事務所主任李剛表示,隨著普遍建立法律顧問制度工作的推進,全省各級政府和單位部門均已實現法律顧問全覆蓋,要充分發揮法律顧問的作用,促進各級幹部將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內化於心、外化於行、落實到行動,確保權力在法治軌道上運行。
arrow
arrow

    thl119vz7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